“爱拼车”创始人朱峰:出走阿里巴巴的创业者

沐子 发表于 2014/08/01 17:14:35 来源: 汽车财经

【编者按】”出行难“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实际需求,除了已火过头的打车软件,拼车软件又顺势而来。以朱峰为主的三位年轻人,短短四个月时间打造了一款“爱拼车”APP软件。作为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者,朱峰和他的团队有很深的阿里烙印。

说起快的、滴滴等打车软件,在年轻的手机一族中无人不晓。先不说它的功能性,仅从培育消费者手机约车的行为习惯来看,对用车软件市场的贡献就很大,使得它的衍生品租车软件、拼车软件等,也顺着这个浪潮有了在用车细分市场生存的机会。

2013年8月,在号称“杭州硅谷”的极客孵化地——福地创业园,四五个80后年轻人用简单的办公桌拼凑在一起,在“创业咖啡馆”的一角,没日没夜地度过几个月后,一款名为“爱拼车”的移动端拼车软件就此诞生。


该项目的发起人朱峰,以及他的创业小伙伴儿杨洋、陈旭东曾是阿里巴巴的资深员工,工作时间最短的在阿里也呆了六七年。在离开阿里之前,朱峰是B2B部门的大区经理。这个团队身上,充满了阿里基因:草根精神、只问理想不奢回报。就连朱峰给自己起的绰号也是阿里团队文化的传承,员工可以直呼他为“跳蚤”。

“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期待自己百分百干成这件事,但既然这块市场潜力那么大,我们又有那么好的匹配度,为什么不尽全力去拼一把?”

朱峰所指的匹配度,很大一部分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位创始人的阿里经历,对O2O产品的市场嗅觉和项目的掌控性,让“爱拼车”的诞生顺理成章。

专业匹配度有了,但怎样将其做成有强大市场潜力的项目,为投资人的钞票负责,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尽管拼车这件事很具有O2O的“长相”,但是涉及到线下往线上的整,还将其变为光明正大的交易,在合法性问题上就相当敏感。在项目初筹时期,朱峰的犹豫也正因为这一点,但巧的是,去年年底有了转机。

2013年12月,北京出台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中提到: 提倡合乘各方通过签订合乘协议的方式明确出行线路、乘车地点、安全责任、费用分摊等各自权利义务,并在合乘前进行信息核实,确保行车规范和安全。

出行压力大的首都带了个头,上海、杭州等地亦在评估中,拼车行为开始变得有规可依,这让朱峰看到了拼车市场将一触即发的可能性,12月10号,“爱拼车”一个版本正式上线。

同样,其它类似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起来,据笔者计算,具有拼车功能的软件或网站不下20家,并以小型企业为主。移动端口除了“爱拼车”,还有“拼车行天下”、“无忧顺风车”、“拼车啦”等;PC端则有“AA拼车”、“拼车网”等。这些拼车软件功能基本相同,用户发布自己的拼车路线,利用系统自动匹配出车主和用车双方合适的“拼车交易”,车主能补贴油费,用户也能图个方便。

“当我们看见供需以及政府三方都有通路的时候,并且我们看到这个领域没有所谓不可竞争的大企业,属于我们的机会到了。”朱峰说道,今年3月份,我们花一个月时间把产品进行了下调,把服务商品化,对于可量化的商品形成既定的订单,经过一系列产品的调整走到了今天”。

短短半年多时间,在几轮风投追加后,“爱拼车”迅速壮大起来,搬进了宽敞的办公室,员工数翻了好几番。

至于盈利问题,大数据时代,最有价值的商品自然是数据,朱峰已做好了“爱拼车”作为私家车用车习惯的数据收集方,并将数据整理成有用的信息有偿提供给需求方的准备,只是现在还不到高谈回报的时候。

拼车软件在未来的市场胜算有几何,以笔者之见,用户对与陌生人同搭一辆车的接受程度,以及其中的安全、文明隐患都将是影响其发展的主因,这将考验着企业对用户的引导以及对交易双方的管理能力,稍有闪失便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都说创业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如同朱峰般奋力向前的开拓者,笔者打心底里敬佩。采访快结束时,问起朱峰放弃阿里丰厚的期权和安稳的生活,就不怕失败吗?朱峰只是平静地回答道:“我们经历并见证了阿里的成长,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