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逆向思维,“开车模式”人机交互设计始末大公开

facecar 发表于 2016/11/15 16:15:49 来源: 汽车财经

【编者按】为了拿到驾驶证,我们可能对“驾驶过程中不能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交通规则烂熟于心,当然,我们也会从心底默认“驾驶中拨打、接听电话”是一种危险的做法,问题在于,人们真的会认真执行吗?

一、问题

实质上,如果你拥有一辆汽车和一部手机,你极有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同时使用(或者至少试图使用)它们。

人们会很容易认为自己十分擅长一心二用,即便真的是这样,也依然不能改变这一行为将自身和他人放置到了一个危险境地的事实。

AAAFTS(foundation for traffic safety)曾评估过美国年轻人的分心驾驶行为(包括电话使用、调试收音机等硬件、与乘客交谈等),结果显示,除了【与乘客交谈】之外,最为普遍的分心驾驶行为就是【使用手机】。数据表明,仅在美国,平均每天就会有一名青年的死亡可直接归因于“在驾驶中使用手机”。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智能移动端产品渗入生活的程度逐渐加深,上述现象并不仅仅只会给美国敲响警钟。


二、解决方案

在最初的解决方案中,【改变驾驶者行为】是一个关键的目标,例如禁止使用手机(制定交通法规等)或者提供其他方法操作手机(HUD,仪表盘显示器等)。但在驾驶环境中,驾驶者通常是被动的接收了讯息,继而引发了他们去查看、回复、或者是“瞥一眼”的行为。考虑到这一点,交互设计师们认为,以驾驶者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杜绝人们的分心驾驶行为,充其量只是消弱了它。因此,换个角度,我们是否可以将【驾驶者】的责任转移到【发信者】的身上?

于是,在AndroidiOS的手机操作系统中开始逐渐出现了【开车模式】:可以实现自动回复、语音播报等功能,虽然如今已经得到了普及,但在设计之初,这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有研究机构设计师们访问了10位“短信族”:发信息时,是否有考虑到接收者所处的环境;如果了解到对方处于驾驶环境中是否会改变【发信息】的行为及“对互动的期待”。

在受访者中,有8位表示,在发短信之前,他们没有考虑过对方所处的环境;而在了解到对方在驾驶中后,有5位表示不会再继续发送信息,在后来的用户测试,这一比例甚至更高。因此,设计师们设置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人们对他人安全的关注,间接促成安全驾驶。在操作过程中,将手机蓝牙和汽车配对,打开【开车模式】,随后驾驶者就可以不用做任何事,只需要专心开车这一交互模型可以在任何移动操作系统和任何通讯平台上实现,下文主要以iOSiMessage为例):

一旦开车模式开启,对方在发消息时就会得到延迟发送通知:发送对象正在开车中;此外,驾驶者自己不会收到信息提示直到驾驶结束。

这迫使【发送者】要考虑【接收者】所处的环境,并在撰写信息时做出相应调整(改变发送时间、精简发送内容、甚至不再发送消息);而如果【发送者】认为消息足够重要,可以忽略延迟通知,继续发送信息,而这条信息也将通过Siri播报给驾驶者。

与此同时,这一交互原理也可以很容易的由【发短信】延伸至【来电处理】中,解决因【使用手机】带来的一切安全隐患。

在后来的用户反馈中,我们发现用户之所以喜欢这项功能,很大程度上是它背后的“自然筛选”过程:一般而言,决定不再继续发送的信息事实上也确实没那么重要,有可能原本只是打算和驾驶者说声“hi”。设计师们观察到,每个用户都有他/她自己的方式来执行信息“分流”,并确定信息处理的时机:是马上,或者等待……

三、小结

在众多解决方案中,逆向思维衍生出的【开车模式】解决方案可算得上是确保能广泛采用的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它与现在各应用和服务推崇的【情景感知】一脉相承:获取用户的驾驶状态,并将其作为一个数据触发点融入到用户体验设计中,这将产生无尽的设计可能性。

例如:导航和音乐播放器的应用程序同样可以创建驾驶情景,在UI设计时,提供更大的按钮,启动语音指令,祛除界面上非必要的元素等,都能够减轻驾驶者的操作负担,确保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任务中。


文章来源于facecar体验创新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时评|ADAS市场助燃剂下的…

【编者按】近日,英特尔收购Mobileye公司、英伟达与博…

代客泊车人要失业了 人工…

汽车财经网7月25日讯,代客泊车是很多地方的业务之一…

我2005年就看到了汽车语音…

96届吉林工大汽车学院师兄郑天堂,职场13年,创业3年…

奇点iS6  进入智能新世界…

汽车财经网7月26日讯,近日,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在“2…

福特聘用400名黑莓员工 加…

汽车财经网4月1日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星期四…

以前瞻赢未来:奇点汽车为…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日前,国务院将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