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的甜蜜果实,吉利、沃尔沃将共用生产线

JANG 发表于 2016/11/03 09:42:00 来源: 汽车财经

【编者按】六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将研发中心迁至瑞典,现如今吉利力求将沃尔沃生产线拓展至国内。比起各占50%股比的合资方式,显然吉利的全资收购更具主动性,不失为迅速提升国内造车工艺的一条捷径。

112日,沃尔沃披露了在中国制造的新战略,沃尔沃(Volvo)将与其母公司吉利(Geely)共同使用位于中国的一家制造厂,这将是中外品牌的汽车首次在中国内地的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

沃尔沃较小的40系列车型和吉利最近发布的中档Lynk & Co品牌车型,将在上海以南350公里的路桥新建的一家工厂里生产,使用双方共同开发的紧凑模块化架构。另外,新款豪华行政级轿车S90同样有望在国内铺设生产线。

早在两年前,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曾公开质疑过50%股比的中外车企合作方式,并不认为这样的合作对国内车企的健康成长有太多好处。国外车企通过合作形式如愿以偿打开中国市场,赢得丰厚利润,而自主品牌却并没有想象中达到核心生产技术转移的目的。

就如今吉利推出产品取得的长足进步,明眼人很容易判断沃尔沃在背后推波助澜,博瑞、博越系列的产品实力达到了国内自主品牌造车水准的巅峰。李书福表示,相比那些成立合资汽车公司、各持股50%的模式,他的这种全资收购一个国外汽车品牌的模式更成功。

一方面,吉利为位于瑞典的研发设计中心提供了大量财政支持,据悉,在此研发中心,吉利与沃尔沃工程师共同完成车型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沃尔沃在布局国内生产线同样显得十分积极。沃尔沃表示未来将中国市场视为他们第二个本土市场。

吉利与沃尔沃的并购模式,可谓是成功的典范。洋品牌看中国内市场的潜力,而国内自主车企希望得到洋品牌先进的造车技术以及长久积淀下来的研发经验,各取所需。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方式值得借鉴,虽一掷千金,但逐步将洋品牌的造车理念、核心技术融入到自家产品之中,不仅各有大不相同的定位和产品线,还很好地互补,可谓一石二鸟。

那么,共用生产线后的沃尔沃和吉利,造车成本势必会下降,这对双方各自的产品策略和价格是否有影响,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阅读

对标大众合资厂商,吉利集…

汽车财经网10月21日讯,昨日,吉利汽车集团在德国首都…

李书福放话:模糊汽车边界…

【导语】6月7日,“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的压轴会议上…

需要改变的不只是企业

【编者按】中国品牌收购外国品牌已屡见不鲜,在手机领…

前取沃尔沃近收路特斯,吉…

【编者按】如今的中国自主品牌气场越来越足,规划和布…

知耻近乎勇,沃尔沃算是摊…

【编者按】可能用“知耻”这两个字显得太过严肃,因为…

沃尔沃确定上市计划,对吉…

汽车财经网12月21日讯,12月20日,吉利旗下沃尔沃汽车…